與此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也希望能吸引本國企業回流本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美國總統奧巴馬7月在參觀完波音公司的工廠后表示:“美國工人的生產力是全球最高的,如果美國工人能同中國或歐洲工人公平競爭,美國工人總能勝出?!眾W巴馬此言并非無的放矢,以工業起家的美國,曾試圖以金融精神取代工業精神,最終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懲罰?!霸俟I化”是本屆美國政府力推和踐行的最主要口號,也是其謀求連任的核心資本之一。
中國紡織業在“代工廠”退去后四面楚歌
在深圳寶安區800多家外向型企業參加的一次宣講會上,《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依靠訂單的純代工企業們現在已是奄奄一息了?!叭狈夹g的中小企業訂單一旦消失,便成了空殼,銷售額不大的在政策上也得不到扶持,扛不住轉型成本的企業,只有死路一條?!鄙钲谒蓫徆I區一紡織廠老板這樣告訴記者。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表示,中國大陸紡織行業面臨創新設計能力不強、自主品牌缺乏、出口價格優勢削弱、國際市場營銷管道匱乏、對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控制力薄弱、議價能力不強等挑戰。傅自應希望中國大陸境內紡織企業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設計資源,提升自身設計能力,將研發設計作為企業內在生產力。另一方面加強中外品牌企業間合作,拓寬發展思路,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大陸品牌,借助國際商貿平臺實現境內外資源對接,建立國際營銷網絡,提高開拓國際市場能力。
設計智能化和品牌戰略為中國紡織業插上理想翅膀
中國的紡織業發展到現在,有許許多多的困惑,想造名牌不能仿冒,想掌握核心技術不能剽竊,想出口又遭受反傾銷。中國的紡織業不缺少成為品牌的產品,而是缺少能使產品變為知名品牌的思路和環境。“產業品牌化”和“品牌產業化”是我國當前品牌戰略的瓶頸和突破口,“made in china”的標簽一直讓中國的紡織品賣不出好價錢,始終處于制造業的低端,僅僅賺取那少得可憐的加工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產業形象不好?,F在呢?連“made in china”的地位也不保了,是不是可以趁機就來個“咸魚翻身”呢?
面對前后夾擊,中國制造業該何去何從?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宋泓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制造”仍然具備強大優勢,我國在30年改革開放進程中積累的產業鏈以及勞動力素質仍然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強調,未來中國紡織業應在“規模和效益并舉”與“可持續發展”兩方面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從而繼續成為工業化與后工業化的主流產業。未來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將重點強調以下幾個方面:以材料和智能化技術作為突破口,強化創新,加強紡織科技強國建設;以品牌導向力、時尚導向力為基礎,構建整個行業的消費力;以環境倒逼、責任倒逼作為驅動的責任力的建設等。
紡織設計智能化技術作為紡織生產加工企業不可缺少的一種設計手段,它極有效地使紡織工程技術人員設計出更好、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在紡織品的設計過程應用到紡織品設計知識,實現優化設計和智能設計的同時,兼并豐富的圖形處理功能。在以幾何模型為主的通用紡織品設計技術基礎上,發展面向時尚設計的智能紡織品設計技術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對于紡織品而言,通過網絡化的手段可以幫助設計師及其企業改造傳統的設計流程,創造一種順應人性而又充滿魅力的設計環境。同時,在基于網絡協同完成設計任務的同時,與制造、商務等的全面融合更帶來了技術和應用兩個領域革命性的進步。隨著Web技術的不斷滲透,支持Web協同設計方案的設計軟件已經出現并趨于成熟,紡織設計軟件的團隊協作能力可以直接利用互聯網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