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將智能制造分為3種基本范式:第1種基本范式——數字化制造;第2種基本范式——數字化網絡化制造;第3種基本范式——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也稱為新一代智能制造。
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發展現狀
紡織產業的智能制造不僅包括以計算機數字控制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而且要重點突破實現泛在感知和互聯條件下的網絡化制造(互聯網+制造),并在此基礎上繼續補課和完善,直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最新技術,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即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發展新路。
紡織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和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面對洶涌而至的新工業革命和發達國家先進制造技術、“再工業化”發展浪潮,長期依靠要素驅動,在資源比較優勢基礎上快速發展壯大,產業規模世界第一的我國紡織產業,既擁有多年積累的產業優勢,也面臨制造業發展新模式和先進制造技術新環境下,可持續發展和高端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指出,“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工業的深度融合,加快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及生產方式精細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為目標,基于5G、人工智能和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以紡織成套裝備研發為重點,加快發展紡織領域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推進裝備、軟件、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以紡織裝備數字化和信息互聯互通為基礎實施紡織行業智能制造重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