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看看紡織行業遇到了哪些世界級難題。
一是高能耗,紡織服裝是僅次于石油化工產業的全球第二大環境污染制造者。僅種出1kg的棉花就需要大約20000kg的水和大量的農藥化肥;每噸染色的織物最少需要200噸的淡水,幾千種化學物質和大量的能耗。
二是高污染,從材料到成衣,層層加工制造及物流配送,各個環節中更是隱藏了許多浪費和污染。
三是高庫存,這是服裝行業的弊病,行業中生產出的服裝預計20%-30%成為存貨。行業普遍產能過剩庫存積壓,供應不能準確預測和匹配需求,企業任何一“款碼”都不能預測能賣出多少件。在耗費大量能源,造成大量污染之后,這些庫存還能會被一把火燒掉!!H&M曾被曝出5年時間里燒掉了近60噸庫存,平均一年燒毀12噸……
紡織是成本敏感、勞動密集型行業,尋求成本洼地、政策高地是必然規律,必須探索新的發展方式和路徑,因此數字化轉型是必選手段之一。而且市場的快速變化,產品線不斷細化、定制化,也在要求企業向智能型、創新型方向轉變。
在我國,紡織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更加緊迫。我國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是紡織產業鏈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國家。紡織工業是我國發展最快,且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紡織行業的市場潛力和需求前景將更加廣闊。
因此,我國高度重視紡織行業的數字化轉型。2021年工信部發布了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和重點行業實踐,其中五大重點行業實踐就包括紡織行業。相關政策也指出要逐步實現紡織行業的數字化轉型。2021年6月,工信部《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提出持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力度,建成若干世界級先進紡織產業集群。《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要大力發展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推進互聯網與紡織工業的深度融合,促進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建設紡織強國。
推動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是當下行業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