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現代管理的一種理論和方法,依據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企業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報價詢價管理、庫存管理、生產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產品結構分析、綜合分析、基礎信息等的現代化和信息化,達到企業管理流程的最優化。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方面,ERP舉足輕重。
在信息工程和網絡工程飛躍發展的今天,現代化的標準與要求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茶梅集團高瞻遠矚,在新世紀鐘聲剛剛敲響的時候,就把ERP管理作為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來抓。從2001年上半年開始,茶梅集團就有計劃、有部署地組織各分廠、各管理部門的年輕人員到常州計算機專業公司進行學習培訓,建立了一支計算機管理隊伍。2002年,各分廠、科室、部門全部配置了計算機,設置了計算機中心機房,聘請了專門人才。雖然ERP是一項新技術、新的管理方法,但這是企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茶梅正在逼迫ERP,正在感受ERP帶來的強勁的發展后勁。
茶梅集團的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主要分為基礎數據管理、計劃管理、生產管理和倉庫管理成本管理等幾個方面。
在軟件設計時中紡達本著以下原則:
1、技術的先進性和易升級性
系統采用當今先進的、主流的技術,能夠很好地保障若干年后仍是主流技術,同時可以對諸如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現平穩升級。
2、系統的穩定性
系統選用可靠的硬件設備、操作系統及數據庫系統,采用目前使用最廣的數據庫開發工具,確保系統的穩定。
3、系統的標準性與開放性
系統設計將采用統一的國際標準和工業標準,同時提供與外部系統的接口,滿足與其它相關系統相連接的不同需求,如可從格式標準的EXCEL文件或文本文件中批量導入數據;也可將系統提供的數據報表導出到EXCEL中,便于我們進行分析。
4、可擴充性與易維護性
系統設計時將充分考慮將來的擴展和維護上的簡便及無風險,此系統可以利用DELPHI等開發語言直接操縱數據庫進行二次開發,并可自行往上掛接程序,數據與系統可無縫連接。
5、安全性、保密性
放在數據庫中的數據的安全以及交換數據的安全、一致性在該系統中將給予了高度重視,同時網絡互聯后對各自的數據采取了必要的保密措施。
6、實用性及經濟性
該系統的最終目的是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和取得經濟效益,既能實現最終目的又能投資小也是該系統設計的原則之一。
系統建設完成后,經過幾個月的試運行,整個系統運行穩定,現已投入運行。該系統自投入運行以來,對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加強成本控制和工藝流程管理、增強企業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和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等方面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基本功能描述:
一、在基礎數據管理中,對外詳細記錄客戶信息,對內詳細記錄各分廠、人事、機臺、工作中心、工作班組以及所有產品、原材料的基礎數據。
二、在計劃管理中,ERP系統全面包括合同訂單的系統輸入、計劃的安排、安排坯布批次以及主計劃的查詢。在訂單方面,追加了訂單的審批、加急、變更和報警等功能。
三、在生產系統中,ERP主要包括打樣管理、工藝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以及各分廠的生產計劃的下達和生產進度跟蹤。
打樣管理:系統首先對客戶的來樣加以登記,打樣完成后,系統對打樣的配方加以記錄,以便按照配方,投量生產。對于生產中的實際配方,系統也加以記錄,方便以后再生產使用。
工藝管理:由工藝技術人員編排生產工藝,錄入系統,并對生產的訂單加以檢測,記錄訂單實際生產工藝。
質量管理:記錄生產過程中坯布在制品以及成品的抽查結果,記錄坯布到成品各生產工序中各項測試的結果,以進行化驗分析、生產質量分析,得出綜合性的質量報表。
設備管理:對集團所有水電氣表統一管理,根據每日輸入的讀表數據算出當日的水電氣日耗用,并對集團所有設備進行歸檔。
生產管理:各分廠按照主生產計劃,制定自己的子生產計劃,制定坯布計劃,并對自己的生產流程跟蹤數據進行記錄,在成品方面自動記錄落布數據,實現條碼化管理與國際接軌。
倉庫管理:主要分為坯布、五金、染化料和成品四個倉庫,每個倉庫有出庫、入庫、查詢、盤點、月結和報表幾部分組成。染化料和五金庫主要記錄當日出入庫情況,計算當日耗用;坯布倉庫主要核算訂單的坯布成本;綜合水、電、汽日耗用能結算出逐日生產成本及每單每色成本;成品倉庫主要對成品實行條碼化管理,方便核算以及出貨。
成本管理:記錄每月各生產單位水、電、汽、工資等各項匯總金額,倉庫、車間、配料房等各生產單位的收付存,以及在制品成本報表、成本報表、銷售成本報表。詳細記錄了訂單的生產成本和各生產單位每月消耗,科學、準確、及時的反應了企業生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