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和傳統貿易商,都屬于商家,作為商家,從營銷理論來講,需要給廠家提供資金、渠道、策略三方面的貢獻,在這三方面,傳統貿易商完全無法和已經崛起的電商相比。王東認為,電商是傳統鋼材貿易模式的升級。那么,與傳統鋼貿商相比,電商的升級體現在何處?
升級之一:廠家和電商利益高度一致。
無論鋼材價格是上漲還是下跌,鋼廠和傳統貿易商之間因為利益不一致而引發紛爭,由來已久。尤其在鋼鐵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價格持續低迷,廠家和商家的矛盾就會愈演愈烈,極大增加了鋼廠的經營風險,如生產計劃失靈、庫存高啟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風險是會損失市場份額和會喪失價格主導權,當未來要收回某個失去的市場和恢復價格時候,就會變得極為困難。
而鋼廠與電商合作能避免這些經營風險。王東認為,電商相當于鋼廠的駐外銷售,以獲取銷售傭金為主,不賺價差,鋼廠是具有價格主導權的。
“電商本身是靠規模取勝,以大規模的銷售為主,不但能保住鋼廠的市場份額不丟,反而會全力以赴幫助合作鋼廠占領其他的市場份額。”據王東介紹,從找鋼網的發展經驗來看,因為廠家和電商的利益高度一致,自去年3月份開始與兩家鋼廠進行合作,到現在合作的鋼廠已經近30家。找鋼網得到了迅猛發展,鋼廠也在合作中不斷穩固了上海及華東周邊市場的銷售份額。
“市場份額決定價格話語權,所以鋼廠的銷售取得了“量價齊升”的效果。目前,一些鋼廠已經與找鋼網一起研究如何占領另外的區域市場,結合找鋼網海量的采購數據研究開發和產品改進方向,以及是否需要成立加工中心增加利潤等等。
升級之二:電商產品周轉率更高。
“電商追求周轉率,傳統貿易商普遍追求價差利潤,所以真正的電商周轉率一定遠遠高于傳統貿易商。”王東介紹,在鋼材供不應求的年代,行業各個環節都沒有真正追求高周轉的動力,囤貨待漲是上至鋼廠下至貿易商的普遍追求。但時代已經轉變,產能過剩導致鋼鐵進入到買方市場,也標致鋼鐵行業正式進入到一個追求高周轉的年代。
電商憑借其資本運作優勢、數據化優勢、現代化管理優勢,追求規模性和周轉率,與行業發展趨勢和鋼廠的短長期利益完全一致,所以這也是電商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以找鋼網為例,找鋼網是一種標準的互聯網創投模式,也即“團隊+風險投資”的形式,比如今年初剛獲得紅杉資本等著名風投3500萬美金的聯合投資,這種投資的基金是純財務性投資,不參與任何企業管理,只提供資源和背景支持。在這種資本運作模式下,找鋼網團隊可以專心的擴大規模,不過多考慮利潤,而這點與鋼廠當今的利益完全一致。而上市公司或者國企,資本運作就不如創投模式靈活。這也是為什么全世界所有大市值電商全部是創投模式的根本原因。
在數據化運作和現代化管理方面,創投模式的互聯網公司可以輕易的從市場里請來互聯網通用型人才。比如任何一個電商上市,在上市前大概要具備50~100名以上甚至更多的百萬年薪級別的高管,國企和上市公司在計劃投入電商的時候恐怕要做好內部體制改革打持久戰的準備和數十億級甚至更多資金“燒錢”的準備。創投模式下的資本運作之路已經非常成熟,在不同階段的融資會有不同級別的投資基金接力。所以說,與真正電商的對抗,就算是以蘇寧這樣的財力,也被京東打的捉襟見肘,因為除了京東本身外,其背后是千億級美元的各種資本基金為后盾。